精选好听的3个字母缩写网名2023【独特网名138个】

个性昵称网
评论 2023-08-31 09:02:42 浏览59

好听的3个字母缩写网名

1、通过吴岩,北京的科幻迷与郑文光见了面。每次去郑文光或吴岩家,大家都有一种朝圣的心情。吴岩与郑文光感情深厚,两人多次共事,还合写过一部名为《心灵探险》的科幻小说。吴岩编纂的《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郑文光自己掏钱买了一本。

2、Figure(背影)

3、Sunlight:阳光。

4、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成功举办后,《科幻世界》对科幻的市场前景有了自信。编辑部在“编者按”中写道:“中国科幻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几个编辑一群科幻作家默默无声的笔耕生活,而是由许多公众共同参与构建的一个精神会所,一个日益扩展的文化市场。”

5、加入《大众软件》后,凌晨改用笔名“林晓”。林晓,即凌晨之后的风景,出自王实甫《西厢记》中的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由三个字母组成,发音为[fe),可音译为费怡,简单易懂,书写也方便。该单词的含义为“忠贞或忠诚,小仙女”,引申为有分析头脑,有创造力,善良,吉祥的寓意内涵。可用作女孩的英文名字,简单唯美,而且很时尚个性。(好听的3个字母缩写网名)。

7、James——Jim

8、“乘槎星海飞航,未虚度,八年岁月光。自人间劫尽,腾空前进,几经探索,相会成双。柔情赤胆,青春理想,万里天涯两不忘。立宏愿,为雄狮奋起,长啸东方。”(好听的3个字母缩写网名)。

9、Bungalow(平房)

10、这是天津科幻迷第一次组团赴外地活动。荆戈觉得,自己像班主任,带着孩子们外出旅游。队伍中,年龄小的只有十五六岁,家长不放心:咱家孩子,你可得看好他,千万盯住了。上车下车,每到一个地方就得清点人数。十来个人,一会儿数一遍,一会儿数一遍。回到单位,被人笑话,整天不干正事,不想着搞个对象,不想着升官发财,带一群小孩到处瞎玩,图个什么。

11、Christina——Tina

12、“后来,有一次父亲忽然饶有兴趣地问我:‘你爱好什么?’我一下愣住了,默默地扫了一眼已没有《科幻世界》的书架,无言。

13、Review:旧爱。

14、Moment:邂逅。

15、主题讨论告一段落,接着是漫谈。谈起当时很火的黄易,分歧再次出现。有人认为这是划时代的革新,科幻和武侠的结合,有人坚决否认那是科幻。最后,话题落回到读者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上。达成的共识是,作者没有资格代表读者,“我喜欢,所以读者喜欢”的逻辑是不成立的。

16、LongDD:据说在真三国无双中ID叫子龙,但是这样的名字他自己觉得没有个性,自己改为LongDD。

17、357:职业ID取自前一项游戏项目,真三国无双,彼时ID叫357_据说357这个ID的由来是357最早在游戏中一个名叫“山母鸡”的角色,叫357叫顺嘴了,就自然而然地就用“357”这个ID了。这个ID在EHOME时期还有过一个小故事——要不是我知道18叔现在也被大家亲昵地称作“光头”,我都以为是这是个傲娇萝莉了。

18、WTF=WalkTheFunk 不再害怕。

19、Care and miss顾与念

20、Timothy——Tim

21、2000年,罗洪斌结婚时,买了台录像机和《终结者2》的录像带。可能是时间太久,录像的画面不太清晰。那时候,DVD影碟机已经开始流行。罗洪斌第一次看《终结者2》,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从同学那里借了盒录像带,带到姐姐家看。录像带塞进机器,没动静。他以为声音没打开,调大音量,还是没动静。再调大,“乒”的一声巨响,骷髅被踩碎的声音,吓得他一哆嗦。

22、2006年,第四届北京高校科幻知识友谊赛举办,北大、北航、北林、北商、中财、清华等八所高校的科幻协会组队参加。凌晨、柳文杨和苏学军担任评委,久未出现的杨平也过来凑热闹。聊着聊着,大家想起了严蓬,二话不说,拉出来喝酒。柳文杨是模范丈夫,活动结束后,回家去了,留下他们三人在回龙观的一家新疆饭馆前等严蓬。严蓬打了辆摩的,司机不认识路,浪费了点时间。

23、北师大有一家叫做“金达莱”的朝鲜冷面馆,下课后,大家经常去那里,点碗面,继续刚才的话题。这个小馆子是星河的最爱,后来,校园改造,这间老式平房被推掉,星河很是失望了一阵。

24、吴岩比星河大五岁,小学时迷上科幻。他就读的灯市口小学,有一位名叫宝惜珍的自然常识课老师,是他的自然科学启蒙者之一。在宝老师的办公室,吴岩读了很多科普书籍,还把叶永烈的《燃烧以后》全文抄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吴岩的母亲在朝阳区少年宫工作,与管理图书的老师关系不错。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之前出版的读物被划为禁书,吴岩却有机会取出来阅读,包括五六十年代发行的《我们爱科学》杂志,因此记住了肖建亨、李永铮等作家的名字。

25、上了中学,1980年代中期,武侠和言情在校园盛行。男生看金庸,女生追琼瑶。凌晨也看了不少。但打打杀杀卿卿我我,哪比得上科幻精彩。郑文光发表于1979年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看得她热血沸腾。郑文光是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的研究员,中国科幻文学之父,这部小说讲述三个未经训练的年轻人,意外地被“东方号”飞船带往人马座,“前进号”飞船奉命前往救援的故事。字里行间,有一种昂扬的精神。

26、柳文扬性格开朗,是个阳光大男孩。他和裴晓庆都很幽默,一温一热。裴晓庆给人的感觉是北京胡同里长大的,特能侃。柳文扬一看就是在知识分子家庭里长大的,温文尔雅,总是笑眯眯的,人也随和,说话轻声细语,不张扬,冷不丁抛个笑话出来,逗得大家哈哈直乐。

27、温柔cc-yok1|柔情cc-yok1

28、Simple(单纯)

29、这一年,京津两地科幻迷多次互访。1996年11月,吴岩和星河专程来天津办讲座,借住在新蕾出版社编辑史志成家,与荆戈、董轶强和陈燕见了面。陈燕是天津理工学院科幻迷联谊会的会长。在天津理工学院北院,吴岩和星河为六十多位科幻迷分别做了题为《西方科幻发展简史》和《如何创作科幻作品》的演讲。

30、写意﹏|Zionye|言情﹏|Domlon

31、这是他们的青春。对他们的青春而言,这是一篇过于草率过于肤浅的记录。唯一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名字,知道这段历史的存在。

32、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科幻创作借科学热的东风回暖,但围绕科幻的质疑始终存在。一方面,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科幻的概念不容易被理解。叶冰如回忆,1978年,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她约到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很多地方看不懂。为书稿配插图的画家也犯愁,小说里的宇航员该穿什么衣服,上下升降、全方位转动的金属椅子是什么样的,没见过,也想象不出来。

33、WiNtEr.|SuMmEr.

34、提起笔,才发现,最缺的还是文字功底。有人写出来的东西,平铺直叙,像一杯白开水。有人不会表述,想得很多,就是倒不出来。这群人中间,除了星河和苏学军,其他人没多少写作经验。初学写作者,往往有强烈的表达欲,想到一个点子,不顾一切要把它表达出来,这时候需要有人在旁边敲打敲打。旁观者没有那么急切的表达欲望,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文章的缺陷。有什么问题,给你指出来。有什么想法,帮你补充扩展。卡了壳,大家头脑风暴。一起交流,肯定比一个人瞎琢磨好。相互比较,才能看出各自的不足。

35、国内最早的科幻论坛是中国科技大学BBS的科幻版,上线于1996年。水木清华BBS成立一年,杨平申请开设科幻版块,未获批准。他转至北方交大红果园BBS,开了个科幻版。半年后,再向水木清华BBS提交申请,这次通过了,新版被命名为“科幻世界”。管理员认为,这个版块应当归入“休闲娱乐区”,但杨平坚持把它放在“文化人文区”。

36、次月,以童恩正为首,刘兴诗、王晓达、贾万超、刘佳寿、董仁威、谭楷等十二位科幻作家联名,发表《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声援叶永烈。但无济于事。科幻小说最终被定性为“精神污染”,成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目标之一。

37、国士无双:小时候喜欢《三国群侠传》的单机游戏,觉得“国士无双”这个词很有气魄,所以就使用了这个ID。

38、爱或毁Extreme|恨或厌Extreme

39、1996年第1期《科幻世界》发表了一篇小文,如此评价北京的这群科幻迷:“他们不是贵族,也不是庸人,只是一群在浮躁的现实之外构筑理想世界的‘畸人’。这也是当今中国科幻的烦恼。我想,在很远的将来,银河大同盟终于建立起来时,也许没有人记得这一群仅仅为了幻想就甘于寂寞的人了。”

40、1993年《科幻世界》改版后,读者定位于学生,杨潇邀绿杨为青少年写点东西,这就是“鲁文基系列”的由来。那是绿杨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他是一家医院的内科主任,这家医院接受邻近五个县转来的危难病例,他几乎每晚在病房呆到十一点左右才能回家。“鲁文基系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挤出时间一点点写出来的。医院的同事不知道他在写科幻,绿杨说,我不想说,因为没人会理解,只有我的家人支持我。

41、于是有了《MUD:黑客事件》这篇小说。它的第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只有256色。”

42、Joe乔

43、Chic |  gentle

44、“这位慈爱的老人,毕生精力献于中国科普与科幻事业,几经沉浮不悔初衷,人格与文章都为后辈楷模。而今尚未见科普与科幻事业繁荣,先生此去,不知有否遗憾。痛失先师,悲矣,泪水竟不能自己,模糊双眼。知此版众君有爱科幻者,因而发之,暂置顶一日。超越版务内容,擅用版主权限,望诸君谅解。”

45、战队名:ThelambofGod(上帝的宠儿)

46、Eddie艾迪

47、周宇坤年龄稍小,1976年大年初一出生。他是典型的工科男,腼腆内向,聚会时不怎么爱说话。小时候,每逢自由作文,他就会编些离奇的幻想故事,虽然得不了高分,但写得开心。1993年,他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周宇坤是硬科幻的倡导者,据说每写一个短篇,就要读一部科学专著。

48、Finish终点

49、凌晨喜欢描写小人物,她的作品鲜有宏大叙事,多的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她有一篇题为《铂戒》的小说,主人公是一名劳工。未来,人们在不同的星系居住生活。这名劳工娶不起当地的女孩,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位外星女孩。劳工用他的全部积蓄,买了一枚铂金戒指,送给外星女孩。爱情是永恒的,人性是不变的,生存的压力永远存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50、失魂人*Pugss|控魂者*Monee

51、Ben本

52、Agony:极大的痛苦。

53、星河参与主编的《2007中国年度科幻小说》,把柳文扬的遗作《废楼十三层》排在首位。这是柳文扬的最后一篇作品,发表于2006年第11期《科幻世界》上。小说中的女主角,也是罹患脑瘤。

54、转过年来,这台电脑就丢了。可能是因为三天两头扎堆通宵玩游戏,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撬了严蓬家的房门,主机显示器音箱一锅端,还有他托朋友刚从美国带回来的调制解调器。

55、Beleaguer(围攻)

56、heart cool心凉

57、岛屿cucumber#|海岸cucumber#

58、1983年,郑文光写完长篇科幻小说《战神的后裔》,准备发表在《科幻海洋》上。杂志已经制好版,编辑部突然接到通知,《科幻海洋》停刊,海洋出版社被勒令整顿。四月底,叶冰如把这个坏消息告诉郑文光,并约好第二天请他来办公室取回文稿。但郑文光未能赴约。那天早晨,他突发脑溢血。卧床半年后,虽能站立,歪歪斜斜地走路,但右手无法活动,也难以正常交流,科幻创作生涯就此终结。

59、Jennifer——Jenny

60、适逢郑文光七十岁寿辰,郑文光和他的妻子陈淑芬也被邀请到场。北京的江渐离和天津的王立春,两位科幻迷推着轮椅,陪同郑文光入场。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张伯海为郑文光颁发“终身成就奖”奖牌。这之前,吴岩瞒着郑文光,编辑了一本《郑文光70寿辰暨从事文学创作59周年纪念文集》,收录郑文光的科幻作品、非科幻作品、创作谈,及晚辈的评论。金涛作了序。吴岩自己掏钱印刷,星河和他一同校阅。

61、put down his放下他

62、Somnus(罂粟花;睡眠)

63、绿杨本名李钜康,1934年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在私立南洋电校就读两年,学无线电工程。1956年考入安徽医科大学,此后在安徽贵池定居,从事医务工作,高级职称内科医师,兼职科幻创作。他从小热爱自然科学及科幻读物,十八岁加入上海科普协会天文组,做过义务的天文普及宣传工作。

64、科幻这东西,一聊起来就没边没际,时间过得很快。从上午聊到夜幕降临,午饭在附近的小馆子随便吃点。结束得早就各回各家,如果意犹未尽,吃完晚饭接着聊。有时候聊了一晚上,感觉没聊透,出了门,走在路上,还在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说得口干舌燥,找个地方坐下,吃点夜宵,继续聊。在外面一直走到深夜,不知道走到了哪儿,也没想过该往哪儿去,反正就这样一直走着。到最后,困得脑袋转不动了,才打车或搭车,各奔东西。

65、冷温柔°Triste|失眠梦°Triste

66、罗洪斌是热心肠,爱交朋友。有一期《科幻世界》,他看见一位福建读者写信给编辑部,找一本叫做《一万个世界之谜:宇宙分册》的书。这本书的主编是天文科普作家、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之一卞德培。罗洪斌特地去书店买了这本书,寄给对方。

67、1999年,CIH病毒在互联网上肆虐。星河的电脑被感染,数百万字已发作品的原稿,四十万字未发作品的草稿,四十万字的资料,还有二十万字的各种构思和姓名地址,被从硬盘上抹去。所幸,半年前做过一次备份。

68、Remain残骸

69、LYF=Loveyouforever永远爱你。

70、ZSMJ:也是曾经的真三国无双选手,诸葛亮和司马懿技术很高,名号由此而来。

71、Evildoer妖孽

72、严蓬是国内最早的互联网网民之一。那时网上还没几个BBS站,你得用一个叫做“蓝波快信”的离线BBS客户端,拨号登录。服务器只能容纳十人左右,满员了,必须等其他人下线,才能连上。守在电脑前,不停地拨号,连接成功后,赶紧将站上的数百封信件,相当于论坛的帖子,打包下载至本地。然后断线,用专用浏览器阅读,看别人都在聊些什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写好回复,再重新打包,上传至BBS站。

73、2007年,北京帮试图重组。各自为战得太久,大家觉得,应该像以前那样,定期聚会,找个时间坐下来,面对面交流,给彼此的作品提提意见,相互督促。聚了几次,无疾而终。这一年,《科幻世界》出了一期北京作者专辑。星河的《你形形色色的生活》呈现了一个几乎失却希望的世界,杨平的《冰点》描述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病态与信心,凌晨的《泰坦故事》用交叉笔法展示了人类孕育生命与开发宇宙的图景。苏学军复出后,作品很多,有关宇航的《星空的风帆》是其中一篇。

74、5 . Don&#xt love again.

75、在严蓬家,两人没怎么聊科幻。宋宜昌对严蓬说,有两点,你要记住:第你现在读高一定要争取考上大学,你喜欢科幻,挺好,但你的很多想法还很空洞,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第一定要学好英语。宋宜昌自己总结过一套英语单词速记法,还出了书。宋宜昌又说,北师大有一位叫吴岩的老师,最近开了一门科幻的公开课,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听听。

76、Cinderella——Cindy

77、很长一段时间,水木清华BBS科幻版是国内最专业的科幻论坛。刘慈欣和宝树也是这里的常客。宝树的长篇小说《时间之墟》最早就发表在论坛上,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也在这里连载。刘慈欣的网名是“NZG”,娘子关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论坛上的人都知道,“NZG”是娘子关电厂的一名工程师,业余时间写科幻。刘慈欣的作品,老良评得较多,比如《纯粹理性批判——刘慈欣的》,其他网友也提过不少意见。大家都是高材生,有些什么科学技术或人文历史方面的硬伤,一眼就瞧了出来。搬文献列公式引经据典,各种挑刺。有些批评,尖锐得甚至有点刻薄。

78、1998年春天,北京的科幻作者组织了一次聚会。会前,大家约定,不许谈游戏,不许谈诗词,不许谈哪里可以租房。这一整天,必须在科幻的研讨中度过。《立方光年》停刊后,正儿八经的讨论越来越少。毕业的毕业,工作的工作,搬家的搬家,出国的出国,谈恋爱的谈恋爱,投入科幻的精力和时间渐渐减少。很多时候,只是住得近的几个人,小范围地聚聚。聚会时,科幻也不再是主题,工作生活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成了主角。

79、大家互起绰号,“胖头鱼”是罗洪斌,因为他脑袋大。“摇滚番茄猫”是严蓬,因为他爱听摇滚爱吃番茄。“面虫儿”是江渐离,“吸血鬼”是柳文扬,“丁丁”是杨平。“丁丁”这个绰号是《科幻世界》编辑顾文瑾取的,1998年,她来北京找这些作者玩,席间聊起《丁丁历险记》。她小时候看过这套连环画,但记不清丁丁的模样,杨平在旁边绘声绘色地向她描述。顾文瑾瞪着杨平,说,我怎么越看越觉得你像丁丁呢。旁边有人插嘴,杨平的头发自从上次听星河讲鬼故事吓得竖起来后,好像就没见软下来,真有点像丁丁啊。众人哄堂大笑。

80、《科幻世界》当时刚改版,急需作者,很愿意推新面孔。星河之后,裴晓庆、苏学军相继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编辑部对这些北京作者寄予厚望,视他们为中国科幻未来的希望。杂志社在北京有什么活动,这些年轻人也会帮忙张罗。有一年,中山公园举办春季图书展,《科幻世界》参加了,但从成都赶去北京布展,开销太大,于是将任务委托给这群年轻人。严蓬的父亲帮忙做展板,还弄伤了手。严蓬骑着三轮车把展板运到中山公园,立在图书展现场。大家站在摊位前,替杂志社宣传征订。

81、返津后,荆戈和董轶强投入《超新星》第二期的制作。霍炬和李梦吟也加入进来,两人都是高中生,霍炬是电脑高手,如今已是互联网知名人士。李梦吟是天津外院附校的才女,文笔好,英语也好,后来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董轶强高考结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荆戈也买了自己的电脑。再加上王欣,五个人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把第二期做了出来。仍旧是小报的形式,从一张纸变成两张纸。荆戈在第二期上写道:“如果给我们一个支点,我们也定可以橇动地球。”

82、罗洪斌偶尔也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写点东西。“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怎么讲呢,科幻就是脑子里的一根弦。不管现在忙的是什么,可能做别的去了,可能不写了,但时不时还是会找出来,拨一拨弹一弹。”他说。

83、放在今天,不过是“硬科幻”与“软科幻”的争论。而那个年代,科幻并无独立身份,只是科普的婢女,科学文艺的分支。科学文艺,顾名思义,是以文艺的形式传播科学。其首要职责在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否则,再精彩的故事再优美的文字也被视为毫无意义。

84、罗洪斌家离苏学军家不远。一次,父母去了外地,他招呼大家来自己家过夜。众人先去饭馆胡吃海塞了一顿,然后涌进罗洪斌家,打开电视玩红白机,你争我抢,闹了个通宵。后半夜,罗洪斌实在熬不住,把手柄丢给他们,自己睡觉去了。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几个人在沙发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像满屋子伤员。

85、vevive苏醒

86、这是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公众对科幻的巨大热情。晚上回到住处,在校园里闲逛。学天文的杨平误把木星认作北极星,被人一通嘲笑。四周漆黑一片,天上星光点点。走在校园里,大家肩并着肩,齐声高歌。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以前只是一条浅唱低吟的小溪,如今终于汇入大江大河,咆哮着向前奔腾。没人想过,科幻在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产业,能有多少读者,市场能做到多大。只是单纯地热爱,想把这份热爱传达给更多的人。

87、Patricia——Patty

88、kiss,lollipop|miss,lollipop

89、Max马科斯

90、Glu TtoNy,沉沦

91、大会上,韩松被安排作了一个发言,谈中国科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认识了台湾科幻作家及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吕应钟,把之前被《科幻世界》退稿的《宇宙墓碑》拿给吕应钟,请他看看。吕应钟将这篇小说带回台湾,交给张系国、张大春等人,参加台湾《幻象》杂志主办的世界华人科幻文艺奖。《幻象》当时刚创办一年,是台湾地区唯一的科幻杂志。

92、  Dreamboat:理想的爱人:理想的目标;

93、那天,严蓬骑着自行车去北师大旁听,他是教室里唯一的高中生。在那里,他认识了星河和杨鹏,彼此聊得投机。几个月后,严蓬考入北师大中文系,正式加入“黄埔军校”。吴岩的科幻课这时也已开到北校,星河去讲过两次。那是星河第一次登上讲台。

94、但部分科学界人士坚持,科幻小说应当承担科普义务。1980年,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钱学森批评,“现在有些科普文章和某些流行的科学幻想小说,我看在思想上和科学内容上都有些问题”。

95、北京的大会结束后,大家移师成都,参加在成都市郊举行的科幻夏令营活动。7月30日上午八点,京津两地的科幻迷登上开往成都的7次特快列车。这趟列车被戏称为“银河列车”,车长是严蓬,乘客包括吴岩、星河、凌晨、杨平、江渐离、陈雯等北京科幻迷,以及冯志刚、张卓、李艺仁等天津科幻迷。

96、根据美国老牌电影明星avagardner(艾娃·加德纳)而得来的名字,avagardner多次获得国际奖项提名,入选美国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25名。该名字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名字,实际上只有两个字母,所以是非常简便易记的,中文名字可翻译为艾娃,是一个非常唯美好听的名字。

97、Drunk the wind饮了风

98、北欧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名字叫ken的男孩拥有一把有魔力的笛子,能够使人昏头转向迷失神志,后来他用它打败了巨龙为村庄赢得了生机,于是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是颀长美貌、有智慧且勇敢的男人。借鉴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来起名,也增添了名字的唯美大气感。

99、战队名:TitansArmyGroup(泰坦军团)

100、凌晨写的很多故事,如同你在未来的某张报纸上可能读到的某个普通的故事,她只是把这张报纸提前印了出来。凌晨觉得,科幻作家不是编造故事,而是把未来的千千万万个世界千万万万种可能性,拉到你面前,一个个演绎给你看。

101、不仅仅是星河。1990年代后期,电脑、游戏和互联网的兴起,为年轻的科幻作者们提供了大量素材。柳文杨的《TIME》通过e-mail讲述了网络世界中的一段虚拟人生,主人公终日沉浸于网络,把生活当作游戏,对他人缺乏同情心。潘海天的《命运注定的空间》描写的是NPC的感觉,游戏时代的克隆人和机器人,代表科幻小说中被制造被奴役的形象。凌晨的《混沌冒险》写的是网络游戏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游戏具有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玩家在游戏中组成紧密的群体、社区或国家。

102、现场举行了“银河奖”和“金桥奖”的颁奖仪式,杨潇、谭楷、莫树清、金涛、王晋康、吴岩、星河等科幻作家和编辑获“银河奖”,三位年轻的科幻画家喻京川、周颖、张晓雨也获此殊荣。向国内译介科幻作品的王逢振、郭建中、吴定柏,以及中国台湾的吕应钟等人,获颁“金桥奖”。

103、Andrew——Andy

104、2007年夏天,韩松参加《科幻世界》杂志社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科幻·奇幻大会”,再次感受到科幻迷的热情。刘慈欣的粉丝从全国各地赶来,在广场上表演《三体》中的人列计算机。韩松在快餐店吃饭,一位女科幻迷远远地端来一碗汤给他喝。一位十八岁的女高中生在母亲的陪同下参加科幻大会,看见王晋康后,泪流满面。

105、Janisa:上帝的恩惠。

106、1997年7月,《科幻世界》杂志社在北京主办“97国际科幻大会”。大会举办前,北京的科幻迷在紫竹院公园组织了一次联谊活动。那时,柳文扬还没去成都,裴晓庆即将出国留学。大家呼朋唤友,召来四五十人。有作者,有读者,还有学生家长。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聚会,只是好奇询问,一听是科幻活动,也兴高采烈加入。上午十点至中午十二点半,湖边的一处茶座,组织者介绍了国际科幻大会的情况,介绍了北京科幻迷联谊会和《立方光年》的情况,之后各自活动。大家在公园里拉开长长的阵势,边走边聊。杨平找严蓬闲扯,说,我正在构思一篇小说,第一句已经想好:这个世界只有256色。严蓬说,有点意思。

107、恋旧°Old||贪欢°New

108、有点像互助式写作班,共同探讨,相互督促。北京的这群科幻作者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才华有个性,想玩也会玩。摊开稿纸,首先想到的是,我在这篇小说里玩个什么不一样的花样。当然,也有人以太忙为由,聚会时不带作品。于是,又多了一条规矩:不按时交稿者,必须请客吃饭。

109、杨潇接手时,《科学文艺》的发行量已跌至三万余册,账户上只有六万三千块钱。她带领谭楷、向际纯、莫树清等几位编辑部元老,以书养刊,出版幼儿看图识字卡片,编写儿童图书《晚安故事365》,补贴杂志。当时的杂志社,位于成都人民南路4段11号的省科协大楼里,办公条件艰苦。托运书最紧张时,这位四川前省委书记的女儿,脱下高跟鞋,亲自蹬着三轮车,搬书运书。

110、那是1993年。陌生人相识,要么当面搭讪,要么经熟人介绍,要么写信交笔友。

111、除了电影,罗洪斌也收藏科幻小说。2000年左右,国内的科幻出版仍然是以炒冷饭为主。他从西单书店找到王府井书店,还有中国书店的旧书市场。淘到了郑文光的《神翼》,淘到了小时候没来得及看完的那本《太空神曲》。

112、荆戈也登上了这趟“银河列车”。1994年,他收到《科幻世界》寄来的通讯录。一起寄到的,还有两张科幻插图的照片。其中一张名为《外星窃贼》,照片背面是手写的寄语:“送霍栋朋友,请指正,愿我们成为科幻好朋友。”下面的签名是“向际纯”。向际纯是《科幻世界》美编,杂志社的元老之一。

113、ginning|heResults

114、Terry特里

115、杨平从小喜欢胡思乱想。放学的路上,给同学讲自己编的故事,快到家门口时,故意卖个关子,第二天接着讲。在学校图书馆的杂志上,他读到一篇科幻故事的简介,短短几百字,看得心潮澎湃。后来才知道,那是电影《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的剧情梗概。学校家属楼安装闭路电视,调试用的电影是《星球大战:新希望》。图像歪歪扭扭,黑白的,噪点很大。父亲说,别看了,伤眼睛。他不肯,非得把它从头到尾看完。

116、高中,区里举办征文比赛,语文老师组织大家投稿,他写了篇科幻小说交上去。潜艇遭遇海难,沉在海底,外星人驾驶飞碟,把潜艇捞了上来。小说得了个鼓励奖,奖品是一杆钢笔。

117、各有各的风格。凌晨说,要分辨哪篇小说是星河的,只要看主人公是不是叫“星河”或者“郭威”就清楚了。星河的小说无论选材和风格如何变化,主人公的名字很少更换。严蓬说,星河的小说是少见的具有地域色彩的科幻小说。一般人写科幻,你很难看出具体发生在哪座城市,而星河的小说,人物一开口,你就知道是在北京。

118、Peter——Pete

119、Dreamboat 理想爱人

120、Cx330 宇宙中最孤独且稀有的星星

121、天鸽:EG主C位Rtz现在的比赛中ID为“天鸽”,正是其女朋友是小鸽子。从以上四条来看,我们多数人和职业选手的差距,就在于老婆了。

122、Weirdo.怪人

123、寒冬Gentle⊿|暖春Gentle⊿

124、简称:DLG。

125、凌晨好奇,不知道北京的这几个科幻迷都长得什么样。既然大家在同一座城市,那就找时间碰个头吧。

126、星河是这群科幻迷中间的老大哥,他年龄最大,名气也最响,但还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靠科幻养活自己。那时,可发表科幻作品的地方少之又少。整个九十年代,短篇科幻小说的发表阵地,只有《科幻世界》以及1994年创刊的《科幻大王》。少数科普刊物,比如《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潮》等,也会零零星星刊登一些,数量有限。长篇科幻小说的出版机会更少,主要是几家少儿出版社。写了五年,星河才完全靠稿费维持住生活,也仅限温饱。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是国内唯一的专业科幻作家。

127、oldchicken:贴吧ID名为“老鸡奇遇记”,并不是很清楚oldchicken为什么这么喜欢老鸡。以至于贴吧账号和职业选手注册都用了“老鸡”。

128、两年后,Jungle、Slli等人接替杨平成为版主。“Slli”又名老良,当时在中科院物理所读硕士,后来也写过科幻,出版过单行本《战神的毁灭》。这两人当版主时,格外敬业。白天,大家灌了一天水。晚上,两人抽空把所有帖子浏览一遍,没养分的统统删掉,有时候一口气删掉一千多帖。第二天早晨,大家起床一看,嚯,整个版面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129、浅笑°Sunshin||明眸°Sunshine

130、Soft sister软妹

131、City of old people他城旧人

132、1999年4月18日,清华大学的蒙民伟楼,《科幻世界》在这里举办庆祝杂志创刊二十周年暨第十届银河奖颁奖大会,全国各地两百多位科幻迷齐聚一堂。

133、两个月后,北京的科幻作者们又组织了一场活动。十多人,前往北京天文台河北兴隆天文观测站,参观了16米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室,目睹了圆顶开启的场面。观测站的工作人员昼夜颠倒,长年离家,但无怨无悔。大家跑到山岗上,在星空下聊天。杨平不小心摔了一跤,磕破额头。

134、Paradise,伊甸园

135、之所以取名《干涸的国度》,是因为科幻版的很多人喜欢灌水。这个版块甚至一度因灌水严重而被设置为只读。星河是灌水爱好者,写小说写累了,上论坛发帖,调侃玩笑几句,经常因无节制灌水而被关小黑屋。论坛上的他也是我行我素,喜欢挑战权威,像个爱耍恶作剧的孩子。后来,论坛开了一个专门存放水贴的子版块,十之八九都是星河的贴。

136、  Miscedence : 你的存在对他人来说很重要;

137、Ori:游戏奥日与黑暗森林的主角,据说Ori还曾用过这个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