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级古诗
1、小学一年级必背古诗如下: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山。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3)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4、三上1:教案+课件(附word+PPT)
5、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五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暑假练字专用)
7、2021秋·作业记录本
8、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9、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意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长江集》。
10、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1、点开下方视频,即可听读:
12、(1)莲叶何田田(形容荷叶大而茂密的样子)
13、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近,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4、全国小学创意写作“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公告
15、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6、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学习+课文讲解
17、二上1:教案+课件(附word+PPT)
18、pep五年级上册英语视频+一课一练(全)
19、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0、“双减”之下的《作业记录本》设计
二、一年级古诗必背100首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古诗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初夏美景的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朴素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小池风景图。诗的前两句中一个“惜”字给了“泉眼”以生命,一个“爱”字给了绿树以生命,让这些景物化无情为有情,充满了无限生机。诗的后两句中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呼应,把蜻蜓与荷叶相互依偎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逼真,表现出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全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从“小”处着笔描写了初夏小池中稍纵即逝的新景象,富有动态感和生命感。“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常被人们引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3、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全)
4、12小池/(宋)杨万里
5、六年级下册语文六年级下册数学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7、pep六年级上册英语视频+一课一练(全)
8、啼鸟:鸟的啼叫声。
9、小孩子撑着小舟,偷偷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要掩藏自己的踪迹,浮萍被船儿荡开,在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0、小儿垂钓——胡令能
11、古诗赏析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
1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4、(2)“呼”和“疑”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小孩的天真烂漫之态,显得十分可爱。
15、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6、(1)第一二句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17、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9、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天。
2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三、一年级古诗词大赛题目及答案
1、2021秋·单元习作纸
2、识(shí)垂(chuí)成(chénɡ)餐(cān)
3、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4、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第二句叙事,写小娃偷采白莲,划船归来;第四句写景,写出江面上的浮萍因为小船划过而留下一道痕迹,说明小娃的秘密泄露了,“不解藏踪迹”道出了小娃顽皮、纯真的情态。诗人惜墨如金,用简约的诗句展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农家生活小镜头,体现出农家小娃活泼、天真、淘气的可爱特点,饱含着诗人对田野圣湖偶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汉字的喜爱之情。诗句语言平实、质朴,却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诗人利用白描的首发进行描绘,令人仿佛走进充满水乡泥土气息的画卷,小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土生土长的伙伴,令人感到如此亲切!
5、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7、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学习+课文讲解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向虞世南学习:一只蝉也能写得境界高远
10、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11、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全)
12、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13、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14、一年级下册古诗有《风》属于日积月累的内容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5、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16、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视频(全)
17、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曾因事下狱,后游名山大川,寄情山水。致力绘画,兼善书法、诗文。他作诗别具一格,不拘成法,多用口语,敢于突破格律限制,大胆表达真情实感。其为人不拘礼法,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他玩世出奇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吴中四才子”之一。有《六如居士全集》。《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题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
18、第九首 易水送别 骆宾王
19、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0、一年级古诗里有人的诗句:《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赏析: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四、一年级古诗上册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咏鹅 唐 骆宾王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3、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6、一上1:教案+课件(附word+PPT)
7、每天坚持陪孩子学习十分钟,影响孩子的一生。
8、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0、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11、一年级下册语文连词成句专项练习
1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13、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14、五上“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与超级书单
1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6、五上1:教案+课件(附word+PPT)
17、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18、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19、六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暑假练字专用)
20、《咏鹅》、《悯农》、《静夜思》、《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等;《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汉语文。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在中国台湾省,汉语文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
五、一年级古诗二首
1、跟着“故事表格”:读《水浒传》
2、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3、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6、《风》这一首诗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千、万。
7、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8、跟着“名家特级”:读《西游记》
9、三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暑假练字专用)
10、2021暑假·快乐读书吧
11、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12、利用开学21天有效训练孩子专注力,
13、11池上/(唐)白居易
14、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5、第六首 春夜喜雨 杜甫
1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
17、四年级上册数学视频+练习+知识梳理(全)
18、锄(chú)知(zhī)盘(pán)辛(xīn)
19、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0、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