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相关阅读【精选100句文案】

个性昵称网
评论 2023-11-25 08:50:51 浏览59

一、爱莲说拓展阅读

1、杨雅馨,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爱语文,爱阅读,爱生活!

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3、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

4、想象描绘“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的闲适之美。

5、《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从学生的仿句、仿段写作训练结果看,他们的确已经既感受到了作者的表达个性,也提升了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而且还根据表达需要变化句式进行了表达。

7、浏览周敦颐的相关介绍,你发现两篇短文体现了怎样同类的人格精神?

8、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9、赏析:“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10、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11、《贾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的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12、①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茎)

13、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比如,有一幅由青莲和白鹭组成的`名为一路清廉的图画,就被很多文人置于自己的书房中。

14、怎么拓展?有些教师会想到从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为人为官的作风,来与他所描述的莲花建立起一种更深入而又广泛的联系,也就是说,“物”与“志”之间,寻找更多的契合点。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这种拓展,是同一层面上有关内容量的增加,并不能真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如果要真的有所深入,就要不局限于“托物言志”的框架,要以这一框架为思考前提,来把握文本意脉与作者内在思路的深层关系。本文正是尝试从这一角度,对周敦颐这一名篇,加以重新解读,希望对语文教师有参考价值。

15、王维的《竹里馆》一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16、课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上述可爱之处,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

18、这三个学习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鉴赏画面美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19、《爱莲说》先写了什么?

20、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二、爱莲说相关阅读

1、(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

3、答案: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积累拓展

4、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5、BCDEA(3分)

6、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后,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刘禹锡第三次搬家后写下《陋室铭》时的才气与精神锋芒。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入另外一个背景,并作了如下处理:

7、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会明白这一段文字连用5个“不”字描绘莲的美好形象,强调莲与一般花的不同,意在表现莲超凡脱俗的特质,进而表现作者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

8、再如,教学《陋室铭》学生都知道骈文讲究句式整饬、音韵和谐,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9、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10、④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

1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12、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生本位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这样建构和运用语言”的意图。比如,教学《爱莲说》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13、‍首先,我们做个小游戏来热一下身——试试你能行吗?

14、‍‍‍‍‍‍‍‍‍‍‍‍‍‍‍‍‍‍‍‍‍‍‍‍‍‍‍‍‍——《陋室铭》《爱莲说》比较阅读

15、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2分)

16、质朴、正直、不慕荣利,在污浊世间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情操(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3分)

17、在《海底两万里》的小报绘制中,同学们则又变身为尼摩船长,带领着读者周游神秘且令人充满好奇的海底世界。一张张色彩艳丽的小报,彰显着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

18、②判断句。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表判断)

19、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20、本句表面写花,实则写作者的心境。“紫色的瀑布”“流向人的心底”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变化,作者将自己与眼前的花融为一体,内心的悲痛疑惑仿佛随着花瀑而流走,只剩下平静和喜悦。

三、爱莲说拓展延伸题

1、(宋)北宋;周敦颐①多②洗涤。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衬托莲的可爱形象。

2、竹子性随和不择环境,山野路旁庭院庙堂,搬迁移栽随遇而安。竹子刚直高风亮节,心态宽广谦逊无私心,潇洒处世宁折不屈的品格,常被看作是不同流俗的傲气高雅象征。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明确:名、灵、青、丁、经、形、亭。

5、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6、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7、室外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生活环境幽雅

8、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概括,那就是:

9、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2分)

10、目标导学三:理解内容,把握写法

11、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2、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13、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他们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14、(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兴,引出了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5、以此为基础,国内的IndieLeague独立团队为我们带来了一款解密游戏——《爱莲说》。这款游戏实际上2016年就已经推出了,但在这里,我想要为没有听说过或没有玩过的玩家再推荐一遍这款佳作。

16、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

17、感知语言:在对课文语言的整体把握中感知语言的节奏

18、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分类积累

19、‍‍‍‍‍‍‍‍‍‍‍导入:‍‍‍‍‍‍‍‍

20、“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即简陋的房子。“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四、爱莲说积累拓展答案

1、改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

2、《凯瑟琳》男主Vincent爬箱子

3、本文出自《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理学派的开山鼻祖。

4、(宋)北宋;周敦颐①多②洗涤。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衬托莲的可爱形象。

5、一些语文教师在举陶渊明和众人爱好的例子时,都说隐逸的陶渊明是正面衬托,爱好富贵的众人是反面衬托。但这样的理解还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看到,当作者在举陶渊明爱菊的事例时,明确其是在东晋,而且后来者也很少有类似爱好的传闻,但爱好牡丹者则不同,这是从李唐以来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这样,当作者提到陶渊明的爱好时,不但在时间上标举出他已经成为过去,在空间上,也是无法与作者共处的。而与作者真正共处的,是爱好牡丹的众人。从这一点来说,陶渊明不但是与作者,也是与众人都构成反衬关系,是作为一个隐逸者而与入世的态度构成整体对比。只是在同为入世的态度上,才区分出是爱好德行还是爱好富贵的差异来。

6、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7、锻造思维: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8、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9、②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10、想象描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的幽雅之美。

11、君子如莲,不沾染污秽;君子如莲,不攀附媚俗;君子如莲,正直虚心,心胸坦荡;君子如莲,独立高洁,庄重自持。

12、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文课堂教学能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中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主张,进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因此,发展与提升思维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美国的阅读教学就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阅读教学情形:美国的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自主性强,课堂活动丰富,以培养技能为重点,测验形式多样,教学结果表明学生思维灵活;中国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结构化、规范化,以教材为中心,采用标准考试,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基础知识牢固。

1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原文翻译是:

14、《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15、提到2011年的解密游戏《凯瑟琳》,恐怕很多玩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其恐怖、一夜情等艳丽大胆的风格。实际上抛开充满争议性的主题不说,《凯瑟琳》中3D推箱子的玩法其实颇受好评。

16、翻译下列句子(8分)

17、这次形式简单而富有意义的寒假活动,让初一的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之余展现了自己的才艺天赋,不禁让人感叹如今的学生个个才艺傍身,真可谓“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18、小和尚一直执着于寻回自己的身世,在经历更多故事后,他的追求似乎发生了改变。“死生随缘,相遇即是缘分”,这也是游戏设计者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吧。

19、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即嘉祐八年(1063)。

20、开发者特意为这款益智游戏编写了剧情,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小和尚”为了取回记忆,开始了推石头,爬陡壁,采莲花的旅途。

五、《爱莲说》读书笔记

1、《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2、目标导学四:写作尝试,拓展迁移

3、这两首讽喻诗与前面刘禹锡智斗策知县的故事异曲同工,共同从刘禹锡的性情、遭遇以及当时的世风三个层面,有理有据地解读了作者的“轻狂”,学生不仅学得有趣,而且对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动机也有了新的认识,进而明白了作者在文章中一再展示自己安然自足、堪比圣贤的情形,原来是要表达对策知县这种趋炎附势之徒的不屑。显然,这样教学,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安贫乐道”和“高洁”等词语,还体会到了刘禹锡不畏权势、不求名利、自由洒脱地生活在自己诗意世界里的快然与自足——这就是在对士人文化进行渗透。

4、刘禹锡仕途坎坷,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苏州,辗转奔波历尽艰辛,但他每到一个地方就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正,力行教育,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5、了解“铭”“说”这两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3分)

7、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明确:敬佩、赞美之情。

9、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牡丹莲(3分)

10、这个学习活动,依托联想和想象,既让学生积累了古诗词,又让学生积淀了“莲文化”。

11、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12、聆听《泊秦淮》让我们感受着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聆听《木兰诗》使我们再次看到了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巾帼英雄;聆听《竹里馆》我们走进了诗佛王维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13、这个丰富的寒假,初一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诵读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品析了中外两部名家作品:《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

14、再如,教学《爱莲说》,学习正衬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时,我还以“花语与文化”为话题,从多个角度拓展,引导学生对菊花和牡丹的品格进行了认知。请看如下课堂处理:

15、染:沾染(污秽)。

16、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17、《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公元734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1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9、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客。~服。

20、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我的一个假设是,就像上文所述,这既是为了呼应文章的开头,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爱好,通过结尾提及的众人,与读者隔绝开来,或者说,以读者可能与众人相通的立场,来把作者隔离在文章的中间,一如莲花,通过一道流水,把人隔绝在一个远观的位置上。